由近期海南出台房屋限购新政以及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来看,个人觉得部分投资者预判利好会超预期是有些道理的。一般来说,利好政策越多,级别越高,楼市就越容易被炒作,也就需要相应提高调控政策力度。还有,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我国会更有动力加大开放。
最近两天的市场,除了创业板外,主板市场尤其是蓝筹股、白马股的走势确实非常不乐观。所以,在前晚的文章中,我也谈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昨天继续下跌,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守不住年线的话,那么就考虑调整一下仓位。而前天晚上,美股依然不给力,三大指数继续回落,这也给昨天上午的行情蒙上阴影。
经济日报北京1月9日讯(记者 顾阳)国新办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5年来有关情况。5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与川渝两地一道,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压茬推进各项任务举措,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陈亚军用“四个新”概括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效:
一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建设实现新跃升。经济总量上,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5年迈上了两个万亿元级台阶,2024年预计增至8.6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6.3%提高到6.5%以上;产业体系上,两地共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特色消费品四大万亿元级的产业集群,汽车产量、电子信息产值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
二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呈现新气象。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全面启动,西部科学城在重庆和成都两地正式挂牌,中国(绵阳)科技城加快建设,重组形成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12家高新区建立了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三是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获得新突破。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实现市场准入异地同标、营业执照互办互发。全国首个跨省域管辖金融案件的专门法院成渝金融法院挂牌成立,首个跨省域共建的省级新区川渝高竹新区设立运行。同时,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线路辐射全球126个国家(地区)的548个港口;2021年1月至2024年11月,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1.6万列,占全国开行总量的25.2%。
四是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领域,建立实施了环保督察联动机制,PM_2.5平均浓度总体下降,成立全国首个河长制跨省市联合办公室,长江干流川渝段年均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平;公共服务领域,深化实施川渝便捷生活行动,“川渝通办”覆盖35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进一个门、办两地事”;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实现无障碍转移接续,公立医院161项医疗检查检验结果实现互认。
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四川省副省长李文清介绍,近年来川渝两地聚焦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等重点产业,在产业配套、平台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川渝造”成为中国制造响当当的名片。下一步,两地将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攻方向,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共育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核技术应用等未来产业,为提升成渝地区的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全局分量提供有力支撑。
改革创新是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根本动力。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新武说,5年来两地紧扣“改革开放新高地”战略定位,联动实施了197项改革措施,全力打造跨区域协作样板,在深入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接下来,将坚持“川渝一盘棋”思维,共同推动国家综合改革先行先试,优先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积极探索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大力建设“数字成渝”,联手打造一批具有川渝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
在川渝合作机制下,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建立了多层级、多领域的合作机制,成渝双核联动联建不断走深走实。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曹俊杰表示,将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5周年为新起点,聚焦交通、产业、科技、金融和公共服务五大共建领域,加快成渝直联直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跨区域建圈强链,推进科创资源共享共用,共促金融改革措施同等适用,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增强两地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双核辐射力、带动力,为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贡献力量。
2025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收官之年。陈亚军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进展总结评估,推动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网上股票平台,同时将结合国家“十五五”规划编制,适时启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十五五”实施方案起草工作,谋划一批战略任务、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全力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