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福清市委人才办、市科协、元洪功能区、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福清市创新驱动人才驿站等单位联合举办“2024年人才助力(中印尼两国双园)食品产业绿色发展主题沙龙”。活动通过“专家主题研讨会+博士团技术推介”形式,搭建才企双向交流平台,实现食品产业焕新突围、提档升级,助力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
活动第一阶段,来自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的3名专家教授,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食品新动能”主题展开研讨。专家们结合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分享了《蔗汁热加工过程香气劣变机理与抑制》《汤的秘密》《海洋食品的功能活性研究与应用》等内容,既有专业高度、又贴合生产生活实际,为与会企业人才带来了一场食品产业绿色发展的学术盛宴。
“烤鳗酱汁制作过程中如何更好的添加应用糖?”“喝汤好还是吃肉好?”“预制菜高汤系列应该如何烹制才能更绿色健康?”“预制菜制作过程如何去除海产品的腥味?”……胜田、兆华、御冠等与会食品企业代表从企业发展的技术难点、痛点提出问题,和专家人才进行了互动探讨,专家们结合营养学、食品科学等领域研究经验,逐一给出了专业性指导意见,为企业谋求技术突破指明了路径方向。
研讨活动结束后,举行了青年博士服务团推介会。来自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的16名青年博士“组团”开展自我推介,向与会30余家食品企业代表介绍自身专业方向、研究特长、学术成就等,并与企业面对面探讨推动食品企业技术攻关、产品升级的举措,积极寻求自身研究方向与企业发展规划的契合点,为下一步深入开展才企合作奠定基础。
搭平台,促交流!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邵薇在代表主办方致辞时,围绕“新”与“质”提出3点建议。一是益生菌的科学研究面临“新”变革,成果的落地转化能力需要“质”的跨越。过去50年,益生菌的科学研究热度只增不减,但真正实现产业化的益生菌菌株仍然不足。益生菌行业应强化益生菌菌株系统化的研究,不断强化菌株科技内核,让更多的明星菌株服务于百姓健康。二是益生菌的产业发展需要“新”方向,有效的科普供给能力亟待“质”的提升。益生菌行业应逐步构建益生菌功效性科学证据体系及向消费者科学传播转化体系,基于科学事实与法规要求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三是益生菌的管理模式迎来“新”变化,产品的标准化控制水平需要“质”的突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积极推进益生菌类保健食品备案管理的相关研究,益生菌备案有望落地,益生菌行业要更好地修炼内功,接得住、用得上这一政策红利,维护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今年的《世界公民报告》采用综合指数评估方法,从五个全球公民关心的关键因素出发对188个国家进行了衡量和评估,这五个因素包括安全与保障、经济机会、生活质量、全球流动性和财务自由。
下一步,福清市将继续积极对接企业人才需求,依托人才驿站等平台,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优势,促进才企供需精准对接,写好人才赋能文章,抢占产业发展“智”高点。
来源:福清党建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正规股票配资线上入口
发布于:北京市